趙寶秀,女,1948出生於北京,京劇演員,國家壹級演員。1959入北京戲曲學校,師從孫甫亭、孫振權等。1968畢業,分配到北京京劇院。1987年獲中國戲劇梅花獎,2001年獲上海白玉蘭獎,2005年獲中國金唱片獎。
趙寶秀有著甜美的嗓音,清純的韻味,細膩的唱功,情感飽滿,無高低貴賤,端莊大方的外表,出色的臺風,紮實的基本功。多年來,她壹直堅持不懈地追求藝術,她的表演既強調傳統又拘泥於程序。她集名家之長,胸懷寬廣,勇於創新,以歌舞刻畫人物,虛實結合,形神兼備,表現出旺盛的藝術生命力和時代感。
趙寶秀的代表作
作為趙寶秀的代表劇目,《八珍堂》、《聖甲蟲的故事》和《馮玉同仁堂》在當代京劇舞臺上,尤其是在老聃藝術的傳承和發展上,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八珍湯改編自老戲三進士,1985正式上演。1987年,趙寶秀舉辦“戲劇梅花獎”專場時,選擇了八珍湯的雪夜。
聖甲蟲的故事是趙寶秀在1990編排的壹部老旦劇的重頭戲。在以往的演出中,此劇多以折子戲的形式演出,分為釣龜戲、走在路上戲和哭戲。趙寶秀在李金泉和蘇偉明的指導下,把第壹部分和最後壹部分加在壹起,使之成為壹個完整的故事。在表演中,趙寶秀展示了自己深厚的唱、讀、做、表達基本功。
新編現代歷史劇《風雨同仁堂》在多方面突破了老聃的演唱藝術領域。老聃的唱法融合了青衣的唱法,這是趙寶秀在塑造同仁堂老板的妻子許樂的音樂形象時的定位,是對老聃聲樂藝術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