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三國魏人張儀所著《廣雅》記載,當時有壹種月牙形的食物,叫“餛飩”,基本上與現在的餃子形狀相似。到南北朝時,餛飩已“形如月牙,天下美食”。據推測,餃子煮的時候並不是撈出來單獨吃,而是和湯壹起放在碗裏吃,所以當時人們把餃子叫做“餛飩”。這種吃法在我國壹些地區仍然流行。比如河南人、陜西人吃餃子,要在湯裏放壹些香菜、蔥花、蝦皮、韭菜等小食材。?
大約到了唐朝,餃子已經變得和現在的餃子壹模壹樣,撈出來放在盤子裏壹個人吃。?
交子在宋代被稱為“焦耳”,這是後世“交子”壹詞的詞源。這種寫法在之後的元、明、清、民國時期依然可以看到。?
對聯的由來:
據說貼春聯的習俗始於約1000年前的後蜀時期,這是有歷史為證的。此外,根據《玉燭集》、《燕京歲時年譜》等著作,春聯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說的“符濤”。
到了宋代,人們開始在紅木板上寫對聯,壹則不失殺煞之意,二則表達美好祝願,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他們還在象征幸福和好運的紅紙上寫對聯,並在春節期間貼在門窗兩側,以表達人們對來年好運的良好祝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