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節要拜神祭祖。雖然說平日裏也有許多拜神的日子,但正月初壹務必要拜神祭祖。有條件的人們還可以去廟裏燒香祈福,以求壹年都能夠順利平安。正月初壹這天,壹些人們會淩晨祭祖拜神,起床焚香、放炮仗,意為“搶春”。各地風俗習慣不同,但初壹拜神祭祖都是很有講究的,我們可以先擺好酒和茶,擺放上事先準備好的雞、雞血、魷魚、豬肉等食物,雞血要擺放在雞身上。給祖先畫像或照片上三炷香之後就可以開始祭祖了,祭祖完後,紅紅火火的新年就開始了。
2、春節還要吃齋茹素。人們吃過了夜的大魚大肉後,初壹的第壹頓飯,全家人都要壹起吃素食。因為“齋”與“災”同音,而吃齋也象征著“吃災”,把新壹年中的各種災難全部“吃掉”,壹家人就會平平安安。初壹午飯時候吃齋,用粉絲、腐竹、發菜、冬菇等煮壹鍋“羅漢齋”,寓意壹年該吃的素菜都可以在這天吃完,後面就能大魚大肉,諸事順利。所以民間有“年初壹吃齋,勝過吃壹年齋”的說法
3、正月初壹不可以打碎碗、碟、杯子以及各種器具。因為人們認為打碎東西是破產和災禍的預兆,如果實在不小心將物品打碎,需要馬上說聲“歲(碎)歲平安”或“落地開花,富貴榮華”以求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