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前身是道教,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順應自然的思想在炎黃時期開始出現。當時道教著作有《太公》、《黃帝四經》。直到百家爭鳴的時代,老子的《道德經》才在春秋末期誕生,代表了道教的形成。
老子結合炎黃時期的價值觀,創造了道家思想,確立了無為而治的觀念。戰國時期,道教中出現了莊子、列子、鬼谷子等傑出的道教代表人物,他們甚至被田用來治理齊國。此時道家思想已經開始興盛,成為君主所用的治國之術。
道教的教義:
道教繼承和發展了先秦道家思想,將道教視為最高信仰,並由此演化出最高經典、最高道、最高神,構建了古典道教龐大的神仙體系。道教認為道是可以修煉的,修煉的目的是為了達到長生不老,最終的目的是形神俱妙,忠於道。
尊道是道教信仰的核心。道教視道教為最高信仰,視《道德經》為經典,尊重道教。認為道是世間萬物的本原,宇宙、陰陽、萬象皆因道而生。德是“得”,道體現在人和萬物中。人和萬物都是由道和道德教育而生的,所以我們要尊道為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