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壹個國家的現代化建設,離不開文化的繁榮,而文化的繁榮必須回到歷史傳統中去尋找文化的根基和動力。
現代化是人們利用現代科技、現代制度、現代法治等手段,全面改造自己生存的物質條件和精神條件的過程。
在物質文明、制度文明等的建設上,現代化優勢盡顯,但人們的精神動力、道德慰藉和心靈歸屬,需要在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中解決。
擴展資料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應該是全方位的復興,其中必然包括傳統文化的復興。如果沒有民族精神的繼承和發展,沒有傳統文化的提升,要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是不可能的。
要實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壹方面必須繼承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遺產,另壹方面必須在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創新中把握中西古今文化的精髓。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真正實現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
這種突出優勢的壹個集中表現,就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能夠與現代化建設協力***進,並逐步通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化協力***進,至少有這樣四重路徑:在觀物格物上,以道的宇宙觀與器物層面的現代化相互促進;在社會建設上,以安頓人心與制度現代化相得益彰;在國家治理上,以德治精神與法治現代化相輔相成;在對外交往上,以家國情懷與現代人類命運***同體意識相互支撐。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