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挖筍:清明前後開始挖筍。挖筍時要邊挖邊剝殼,然後送到筍棚。
2.切筍:鮮筍送來時,要疊放在席子上,然後用刀背把根部刮平。越亮越好。如果有汙泥,壹定要洗。
3、水煮筍:炒菜鍋要燒開,用食用油洗凈。然後加水燒開,放入鮮筍,鍋裏的鮮筍壹定要塞好,蓋好,用大火煮2-3個小時。
4.漂筍:在竈邊的水桶裏放3個竹筍,水桶裏的清水會源源不斷地流入鍋裏。然後把鍋裏煮好的竹筍叉出來,放在中間的桶裏。漂白後,立即把竹筍壹根壹根地撿起來,用鐵棒從竹筍的尖端直接刺到竹筍的頭部,這樣竹筍就可以被刺穿,內部的熱氣就可以從中釋放出來,以後水分就從這個孔裏擠出來了。然後將竹筍放入左右桶中,放涼過夜。
5.跌落擠壓:先將擠壓周長排好,放在擠壓橋或墊木上,墊上木板。木板用幹凈的大葉茅草或竹皮墊底,然後把涼透的竹筍放進去。裝筍時,先把劣質筍靠在環板上,先在板的周圍放壹圈,再把筍放在圈裏。
6.曬筍:立秋前後曬筍最合適。榨之前壹定要看天氣,做好打谷場下雨的準備。壓榨後,取出壓扁的竹筍,鋪在席子或石頭上。
7.烘幹(烘):壹般是長夏後10天將竹筍壓榨烘幹。具體是將竹筍壓榨洗凈,放入50cm長的竹條中,每根竹筍之間的距離為6-7cm。串好後放在準備好的木架上,瀝幹水分,約100kg放入烤房。烤的時候火力要均勻,不能過猛。晾幹,直到用手指按壓筍體較厚的部分,如果都是硬的,說明已經晾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