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區文物保護資源豐富,有明清古建築53處,其中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8處,區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市級文物保護控制單位5處。2009年,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趙家城修繕工程竣工,趙伯賢故居修繕工程獲得省級優秀工程特別貢獻獎,公布了36項區級非物質文化名錄。東鄉羊肉烹飪技藝、華山廟會已被列入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今天的鎮江方言屬於江淮官話的洪超方言。
古代以長江為自然分界線,鎮江也屬於吳語區。現代鎮江方言和鄰近的丹陽差別很大,和揚州差別不大。鎮江方言屬性變化的原因是政治、經濟、自然地理和交通。
吳語也滲透在鎮江方言中,主要表現在詞匯方面。鎮江方言發展的總趨勢是向普通話靠攏,新詞快速大量替代舊詞。從語音上看,壹些古音殘余正在進壹步消失,並逐漸過渡到普通話。比如“祖,鋤”的元音讀O old,recently“姐、切、謝”的聲母以前讀Z、C、S,現在開始讀J、Q、X;“展,山”的首字母以前讀J和X,今天更多讀Z和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