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結構比較單壹。
青藏高原工業生產水平雖低,但國有成分高,多為中央和省(區)支援落後地區形成的“嵌入式”項目。除青海省的小規模煉鋼、油氣開采與加工、鹽化工外,整個高原的工業主要集中在礦物開采與加工、木材采運、水力發電三個板塊,工業經濟績效水平較低。
農業:
農業生產總體水平低。
農業在青藏高原的經濟活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高原自古以來就是農牧業並舉的地區。雖然種植業和畜牧業壹直是高原的傳統產業,但總體發展水平不高,主要是由於傳統習慣和傳統意識對高原種植業和畜牧業生產的影響,例如高原畜牧業仍然以放牧生產為主,生產者的財富觀念大多停留在牲畜的數量上,導致生產結構失衡,草原超載,進壹步影響了高原的生態平衡和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
高原種植具有多樣性,水稻、小麥、玉米、青稞等各種糧食作物都能獲得合適的種植場地。特別是高原東部的川滇藏交界地區,從水稻到高原生長條件都可以種植青稞,如甘孜州的瀘定大渡河河谷和迪慶州的中甸金沙江河谷,是水稻的主要種植區。但青稞仍是高原的主要糧食品種,占高原糧食總產量的50%以上。
由於高原耕地資源有限,生產水平較低,糧食生產總量不能滿足區域內部需求;同時,由於糧食生產結構的原因,帶來了高原地區糧食生產和消費結構的不對稱。比如西藏自治區城鎮消費的糧食品種和數量,自治區和整個高原都無法滿足,需要從內地大量調入。此外,由於高原地區遼闊,農牧區信息交流不暢,糧食的交易渠道不是很暢通,壹些農區的青稞大量積壓在農民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