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美國早期的研究類似,我國研究者通常使用“頁巖油氣藏”、“泥巖裂縫油氣藏”、“裂縫油氣藏”等術語來描述和研究這類氣藏,主要將這類油氣藏理解為“頁巖裂縫中聚集的遊離相油氣”,認為油氣的存在主要受裂縫控制,而不考慮其吸附作用。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隨著研究的深入,美國對“頁巖氣”的概念和認識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頁巖氣逐漸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如上所述,頁巖氣是指以吸附相、遊離相甚至溶解相存在於頁巖地層中的天然氣,其中強調的是吸附機理(影響儲層形成和開發)。如表6-1所示,與傳統的頁巖裂縫性油氣不同,現代意義上的頁巖氣在概念、成因來源、賦存介質、成藏方式等方面具有很強的特殊性,尤其是對吸附機理和成藏特征的認識,豐富了天然氣成藏的多樣性,拓展了天然氣勘探的領域和範圍。因此,中國傳統的“頁巖裂縫性儲層”概念與當今美國的“頁巖氣”概念並不完全相同:壹是天然氣的存在相態不同,從“遊離相”到“吸附+遊離相”;第二,烴類的物質組成不同,從“油+氣”到“氣”(表6-1)。
表6-1傳統頁巖油氣與典型頁巖氣異同表
繼續的
(根據張金川等人,2008年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