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分析
高蹺對人體素質要求更高,因為它不同於地面表演,不確定性更多,可控性更低。比如甘肅苦水的高蹺,腿高有三至三米半,這無疑會對表演者的身體和心理能力產生制約。
第二,高蹺的發展
高蹺作為壹種造型簡單但對人的協調性和控制性要求很高的運動,在民間廣為流傳。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不斷為這種娛樂性的活動添加新元素,歌舞、雜耍、戲劇使其成為壹種具有民族特色、雅俗共賞的群眾性參與節目。
玩高蹺不僅可以鍛煉人的身體,激發大腦活力,還可以從中學習和體驗民族文化。但高蹺始終是壹項有風險的運動,通常需要加入壹些高難度的動作,如跳躍、空翻等,客觀上限制了其接受和傳播的廣度。
繼承現狀
1,高郵臨澤高蹺
臨澤高蹺是高郵市臨澤鎮著名的民間文化活動,具有傳統戲曲和雜技競技項目的元素。臨澤高蹺有450多年的歷史,始於明代,發展於清代,興盛於民國,80年代復興。發展傳承至今,屬於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臨澤高蹺入選首屆中國農民藝術節開幕式表演,並獲得優秀節目獎。此外,他們還應邀在揚州世界運河博覽會、中國郵政文化節和高郵市舉辦的中國雙黃鴨蛋節上表演,受到人們的好評。
2、踩高蹺的動物
踩高蹺是山西省稷山縣清河鎮陽城村廟會的壹種表演形式。盛行於清朝雍正初年,出現在盛大的廟會活動中,持續時間較長,已有300多年的歷史。
3.海城高蹺
海城高蹺秧歌歷史悠久,清代文獻記載可考300多年。清末,海城高蹺日趨成熟,形成了壹支職業和半職業的藝人隊伍。藝人都有自己的絕活,所以他們的傳承譜系很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