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上絲綢之路起源於西漢時期(202-8年前),以首都長安(今Xi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達中亞、西亞,連接地中海各國。它最初的功能是運輸中國古代生產的絲綢。因此得名“絲綢之路”。
擴展數據:
歷史:
傳統絲綢之路起於中國古都長安,經中亞各國、阿富汗、伊朗、伊拉克、敘利亞,到達地中海,止於羅馬,全長6440公裏。這條路被認為是連接亞歐大陸的古代東西方文明的交匯點,絲綢是最具代表性的商品。
幾千年來,遊牧民族或部落、商人、基督徒、外交官、士兵和學術研究者壹直沿著絲綢之路四處遷移。隨著時代的發展,絲綢之路已經成為古代中國與西方壹切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總稱。有“西北絲綢之路”,西漢張騫開放西域的官方通道。
有壹條“草原絲綢之路”,向北到蒙古高原,再向西到天山北麓,進入中亞;有崎嶇的“西南絲綢之路”,從長安到成都,再到印度。還有從廣州、泉州、杭州、揚州等沿海城市,從南洋到阿拉伯海,甚至遠至非洲東海岸的海上貿易“海上絲綢之路”。
百度百科-絲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