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自西向東逐級下降,落差大,水能豐富。多樣的地形為因地制宜發展農、林、牧、農多種經營提供了有利條件。山區在發展林業、畜牧業、旅遊業和采礦業方面具有優勢。但山區地面崎嶇,交通不便,不利於種植的發展。由於山區廣闊,平原少,耕地資源不足。
擴展數據:
地形階梯
地形是地表起伏的總趨勢。中國的地形西高東低,壹般呈階梯狀分布。西高東低的地形有利於太平洋暖濕氣流深入內陸地區,北方冷空氣可以長時間南下,有利於降水的形成。西高東低的地形使得中國的大江大河自西向東流入大海,連接了東西部、沿海和內陸的交通。?
地形第壹臺階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它的北部和東部邊緣被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脈和第二級臺階地形所分割。
地形第二臺階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之間,其間分布有大型盆地和高原。東部以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和第三階梯地形為界。
地形第三級臺階上是廣闊的平原,中間是丘陵和低山,海拔大多在500米以下。
從中國陸地到海洋的第三步,就是大陸架,是大陸向海洋的自然延伸。壹般深度不大,坡度平緩,海洋資源豐富。中國的近海大陸架比較廣闊,渤海和黃海的全部海底、東海的大部分海底和南海的部分海底都屬於大陸架。海洋資源,特別是石油資源的開發主要在大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