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壹詞起源於漢代,主要指畫在絹、宣紙、絹上並加框的卷軸畫。中國畫是中國傳統的繪畫形式,用蘸水、蘸墨、蘸色的毛筆畫在絲綢或紙上。
工具和材料包括刷子、墨水、國畫顏料、宣紙、絲綢等。題材可分為人物、山水、花鳥等。,而技法又可分為具象和寫意。中國畫在內容和藝術創作上體現了古人對自然、社會及其相關的政治、哲學、宗教、道德、文學藝術的認知。
中國畫起源於古代,象形文字,奠定了基礎;當初寫字和畫畫沒什麽區別,意思是壹樣的。我國有書畫同源的說法。有人認為伏羲的畫卦和倉頡的寫卦是開天辟地之先河。寫字和畫畫沒有區別。
陶器是新石器時代的產物,可分為黑陶、白陶和彩陶。在新石器時代重要遺址半坡村出土的彩陶上,有魚互相追逐,有鹿跳躍。甘肅永靖出土的壹件仿船形陶罐,讓我們仿佛置身岸邊。
特性
中國畫在觀察理解、形象塑造、表現技法等方面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哲學和美學。在觀察和認識客觀事物上,采用以小見大、以小見大的方法,在活動中觀察和認識客觀事物,甚至直接參與事物,而不是局部亮相或局限於某壹固定點。
它滲透到人們的社會意識中,從而使繪畫具有了“孤獨千年,學畫”的認知功能和“以惡警示世界,以善昭示未來”的教育功能。
即使是山水、花鳥等純粹自然的客觀物象,在觀察、理解和表現中也自覺地與人們的社會意識和審美感受相關聯。利益相聯,以景抒情,以物言誌,體現了中國“天人合壹”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