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廟會。與會者普遍認為,廟會在中國社會文化發展的長河中占據著獨特的地位,歷來被稱為民俗的活化石和“中國特色的狂歡節”。
西雙版納潑水節
元宵節。在古代社會,元宵節文化內涵的核心是祭祀太乙神(北極星神),祈求豐收和子孫。魏晉以後,星宿信仰淡化,祭祀太乙的習俗衰落。元宵節成了舉行各種慶祝和娛樂活動的節日。唐宋以來的元宵節確實是中國的壹個狂歡節。流傳至今的中國傳統節日,壹般都深受儒家思想的浸潤,註重人際關系的密切和融合。但元宵節的活動以熱情奔放、輕松愉快為主,集中了幾乎所有的大型傳統娛樂和慶祝方式:裝飾燈籠、敲鑼打鼓、舞龍舞獅、跳秧歌、唱戲、猜燈謎等。,其中充滿了民間的狂歡精神,所以它被稱為“元宵節”。
國慶節
成千上萬盞燈的遊行。盛大的歌舞表演、社火巡遊、民族風情展示、中華百藝大巡遊。讓人捧腹大笑的小醜、五彩繽紛的煙火、邊玩邊唱的流動特技、數十輛華麗迷幻的彩車沖擊著妳的視覺神經。每壹個細節,每壹個聲音,每壹種顏色都能觸動妳的記憶。
萬人秧歌嘉年華。盛大的狂歡之夜,在東北秧歌的指導下,小醜、龍燈、旱船、驢跑、雙人摔跤、花棍等多種民間秧歌狂歡舞蹈形式,形成了狂歡浪潮。東北,黑土地的熱情烘托著夜色,紅綾飄揚,歌聲飛揚,音樂爆炸,千萬人狂歡慶祝祖國的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