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線是壹種波長極短、能量極大的電磁波。X射線的波長比可見光短(約為0.001 ~ 10 nm,醫學上使用的X射線波長約為0.001 ~ 0.1 nm),其光子能量比可見光大幾萬到幾十萬倍。是德國物理學家W.K .倫琴在1895年發現的,所以也叫倫琴射線。
x射線的穿透能力很強,可以穿透很多對可見光不透明的物質,比如墨水紙、木頭等。這種看不見的射線可以使許多固體物質具有可見的熒光,使照相底片感光,使空氣電離。x射線最初用於醫學影像診斷和?x射線晶體學。x射線也是壹種對人體有害的輻射,比如電離輻射。
2017,10 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供參考。x射線和伽馬射線輻射被列入致癌物清單。產生X射線最簡單的方法是用加速電子撞擊金屬靶。在撞擊過程中,電子突然減速,其損失的動能(1%)會以光子的形式釋放出來,形成X射線光譜的連續部分,稱為制動輻射。通過提高加速電壓,電子攜帶的能量增加,有可能敲出金屬原子的內部電子。於是內層形成空穴,外層電子跳回內層填充空穴,同時發出波長約為0.1 nm的光子。因為外層電子躍遷釋放的能量是量子化的,釋放的光子的波長也集中在某些部分,在X光譜中形成特征線,稱為特征輻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