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個性化前所未有的體現:作曲家更加自覺地在音樂中追求新的自我發現和自我表達,很多人不再關心聽眾的反應。勛伯格說:“壹個作曲家試圖達到的唯壹和最大的目標是表達自己。”美國作曲家巴比特發表了壹篇名為《誰在乎妳聽不聽》的文章,表明了這種追求和態度。
3.客觀,抽象:西班牙哲學家加爾西(OrtegaY。Gessett,1883-1955)說:“從藝術中根除個人感情,用客觀性凈化藝術,從主觀性向客觀性轉變,是我們這個時代最重要的使命。”他的文字充分體現了20世紀對藝術的這種追求。
4.音樂與科學的結合:直接結合,如作曲家用現代工業化主題代替浪漫主義音樂主題;另壹個例子是用錄音機、電子合成器和電腦進行音樂創作。另壹種間接結合,比如用數學、物理等方法和思維去創造。
5.現代科技與民族音樂的結合:壹種情況,民族音樂流派較晚的國家,在音樂創作上追求現代性與民族性的結合;另壹種情況是,西方的壹些作曲家從非西方國家和民族的音樂中汲取素材,用現代技法進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