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其老家華北平原某地,有壹位九十二歲老人以“福壽全歸”的方式故去,這在當地可是了不得的大事,方圓十裏八鄉的百姓很多都專門趕了過來看熱鬧。而逝者的親人雖說哀傷,卻並未悲痛。因為老人是壽終正寢,家中也早已經門丁興旺,且以九十二歲的高壽無疾而終,這就是喜喪。
雖說,如果不是死亡本身是每個人都不可逆轉的自然規律,我想沒有人會願意死,但若能選擇,我想大多數人都願意以這種方式故去。
在許多地方,在喜喪當天,家屬還會特意請來戲班子,搭上戲臺子唱大戲,且唱的也並非全都是哀樂之類的,若是來壹個不熟悉內情的人聽到的話,會以為這是在辦喜事,而非喪事。
這就是所謂的“白事紅辦”。
陜北壹些地區就是如此,老人們在活著時,會認為自己長壽是因為“罪還沒受夠”,在壽終正寢之後,被稱為“上山”,意為“去仙山”,這時就會將喪事“紅辦”。而如果老人本身受過病痛折磨的話,雖說也會進行調養治療,但不願再去動手術開刀子了,
只願在病痛之中心態淡然的死去,這就叫“死好了”。老人們對生死的態度看起來都比較豁達,上面這些說法猛壹聽將起來,就跟聽《西遊記》中“唐玄奘西天取經”的故事壹樣。
而在四川地區,在壹些高壽老人去世後,主人家還會特意準備壹個“壽碗”,贈送給前來吊唁的客人,意為將長壽分享給賓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