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個意義上說,即使學校支持五四青年節,但鑒於現實的社會問題,舉行任何遊行都是不現實的,即使得到了有關部門的批準。首先會在學校層面封殺。那麽,妥協壹下,或許舉辦壹些關於五四青年節的由來以及學生可以承擔的社會使命的講座,或許是壹種可選的活動模式。在壹個社會制度相對完善的國家,學生應該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作為社會的壹員,更好的完善社會。雖然,進入社會後,他們是否執著於自己的家庭,而忽略了整個國家,則是另壹個問題。遊行,尤其是暴力武裝示威,可以在壹定程度上促進社會進步,解決問題,但在解決之前,會在壹定程度上激化矛盾,是壹種比較粗暴的解決方式。五四運動是因為中國內憂外患而產生的。現在情況變了,應該會有其他的活動來繼承它的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