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古代民間傳說中的“五毒”是五種動物,應該是蜈蚣、毒蛇、蠍子、壁虎、蟾蜍。谷雨過後,氣溫回升,病蟲害進入高生長期。為了減少害蟲對農作物和人的危害,農民在進入田間的同時貼上五谷雨貼殺滅害蟲,並祈求驅邪那吉。
這種習俗在山東、山西和陜西很流行。老天津衛曾經有個端午節的習俗,就是速食五毒餅,在壹個模子裏刻上不同的形狀,裏面刻上五個“毒”字圖案後,蒸熟烘烤。人們用彩紙把五毒剪成像(即剪紙),或貼在門、窗、墻上、炕上,或綁在孩子的胳膊上,以避毒。
五毒的寓意:
Scolope意為辟邪保平安,蟾蜍意為富貴,蠍子意為富貴,蛇意為兒孫滿堂,蜘蛛意為知足。每種動物都有自己的寓意,把五毒壹起刻在玉雕上,就是把各自的寓意結合起來,更好的代表吉祥。
玉雕中的五毒形壹般指:蠍、蛇、蜈蚣、蜘蛛、蟾蜍。刻在壹起,就叫“五毒”。中國古人認為毒可以殺毒。佩戴高毒性的雕花玉飾,可以辟邪,以毒攻毒,百毒不侵,寓意避邪避災,永保平安。還有個別雕,個別雕的含義也不壹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