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者用強烈的對比渲染老英雄的傳奇。壹方面寫了條件,敵人的監視和封鎖很嚴密。老英雄年近60,身體瘦弱,沒有槍。另壹方面,寫老英雄的精神和業績。精神,那麽無憂無慮,那麽自信;成績就是讓敵人的封鎖全部失效,保證了池塘裏物資的充足和通訊的暢通。兩方面的巨大反差,讓老英雄成為傳奇。
(2)“英雄行為”比較傳奇,作者主要用兩種方法來渲染。先用女生的懷疑做陪襯。大嶺受傷後,老人破口大罵,“他們傷害了妳,流了這麽多血。明天我要叫他們十個人來流血。”後來她說“等到天亮,妳就知道了”,女孩卻反復懷疑,沒有先回答。後來她甚至說:“都這個年紀了,還能打嗎?”寫女孩的懷疑有烘托作用,表現了老人英雄行為的奇妙。
後來描寫與魔鬼搏鬥時,只交代了與魔鬼搏鬥的過程,沒有寫自己事先設好了圈套;寫打鬼子的過程,只寫老頭的動作,不寫他的意圖。我們壹邊剝蓮繞船,壹邊熟練地打鬼子。讓人看完之後恍然大悟,越是回味無窮,這個英雄行為就越是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