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手機節、摩托車節、首飾節、服飾節等越來越多的人造節日選擇在國慶節上演,那種傳統節日本身應該給人的“暖意、快樂”越來越淡了。壹句話,國慶長假裏名目繁多的“造節興市”,盡管豐富了國慶節的內容,但同時國慶節本身的意義和傳統文化內涵也被逐漸吞噬。 不只是國慶節有這樣的“遭遇”,中國許多的傳統節日都受到人造節日的“挑戰”。中秋節、端午節、五壹節,正在人為地被月餅節、粽子節和各種購物節所取代。 什麽樣的節日才是真正的節日?在人造節日鋪天蓋地到來的今天,如何才能尋找到節日最本源的涵義? 傳統節日的“由頭”多植根於悠久的歷史淵源和美麗的民間傳說。荊楚民俗研究會副理事長蔣收獲說,歷史和文化的深厚積澱才是傳統節日延續至今的根本動力。 中國民俗學者樊凱認為,挖空心思尋找造節的“由頭”就已經給這樣的節日敲響了“喪鐘”,無法流傳是各種人造節日的主要特征,真正的節日能夠經得住時間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