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高等教育精英時代:指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在15%以下的高等教育精英時期。
擴展數據:
美國、英國、日本的高等教育大眾化都是走從部分社會力量辦學到全社會力量辦學的道路,我國的高等教育大眾化也不例外。
改革開放後,隨著我國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以及高等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我國政府既沒有能力也沒有必要繼續負擔整個高等教育的所有事務和費用。
第壹,與計劃經濟體制相比,市場經濟體制下政府與社會的關系是小政府與大社會的關系。隨著體制的轉變,國家財政收入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在下降,財政赤字高達數百億。
政府的教育經費政策,比如教育經費占GDP比重達到4%,教育經費“三個增長”,都很難兌現。這說明政府很難單獨承擔起推進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重任。
第二,民辦高校雨後春筍般湧現。雖然政府承認只有20多所,但民辦高校仍在逐年增加,達到1230多所。這說明社會需要這些高等教育機構,也有實力設立和維護。
政府不需要覆蓋整個高等教育。因此,無論是自覺還是不自覺,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必然要走從政府辦向全社會擴展的發展道路。
百度百科-高等教育大眾化
百度百科-精英時代的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