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廬江縣人民主食大米,兼食面粉、山芋及其它雜糧。農村壹餐幹飯(中餐)兩餐稀飯(早晚餐)。正月十五吃“元宵”,清明節吃蒿子粑,立夏日吃芽稻粑,端午節吃粽子、綠豆糕,入梅季節要吃“梅雞”、“梅鴨”、“梅蛋”,中秋節吃板栗燒雞、月餅,冬至日食面條,臘八日吃臘八粥。除夕晚餐,全家壹起吃年飯,有油炸糯米圓子,留壹碗魚不吃。冬春腌鹹菜,特別是農村家家腌芥菜、白菜、蘿蔔等,作為“當家菜”。
2.廬江縣男性著對襟服、大腰褲,或穿長衫大褂。婦女壹般著蘭色或青色的大襟褂子和黑色褲子,戴耳環手鐲。農民四季常用大手巾、圍裙、圍帶等。解放初期,男性著中山裝,女性著列寧服。“文化大革命”期間,城鄉男女壹度盛行黃綠色軍裝。女子戴耳環、手鐲絕跡。
3.廬江縣有族外婚、黨親婚、姑表婚、姨表婚、指腹婚、搖籃婚、童養媳、等郎媳等,以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婚序為命字、訪親、聘媒、傳庚帖、納彩禮,擇吉迎娶。解放後,實行婚姻自主,經男女相識相愛,確定戀愛關系後擇日結婚,壹般女嫁男娶,也有少數男到女家落戶。結婚時,陪嫁妝,要彩禮、擺酒席。青年結婚壹般在門上帖“雙喜”,窗戶貼窗花、行婚禮,親友聚集慶賀喝喜酒。也有旅遊結婚,或舉行集體婚禮。結婚的第三天新娘偕新郎回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