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故事 - 傳統手工藝之《竹耙子》

傳統手工藝之《竹耙子》

隨著農業機械化的推進,土地的流轉,以及稭稈還田的農耕方式的改變,傳統手工藝品——“竹耙子”已然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農村出門務工比較少,絕大多數農民都是靠種地和養殖為生,家家戶戶都種地、養雞、養豬、養牲畜。

竹耙子就是用竹子做的耙子。竹耙子可以用來歸攏或散開谷物,也可以摟柴草,是每戶必不可少的壹種農具。

它的制作方法非常煩瑣,需要好幾道工序。首先要比較粗的竹子(毛竹)鋸成長約60--70厘米(兩節或三節)。

用竹刀(壹種專門劈竹子的刀具)劈開,劈成寬約1厘米的竹條,把竹子裏層再劈下(俗稱“鈳耙子”),留厚度0.3厘米左右帶竹皮部分。

然後將竹條壹端放到水中浸泡(壹般3-5天),用火烤使之尖部彎曲、冷卻後就會固定形成勾狀(俗稱“凹耙子”),有專門彎勾用的工具叫拐子。

在用竹條(竹蒾子)從底部壹層壹層編制(俗稱“編耙子”)就好了。

此外,還有用竹子做的竹椅子、凳子、竹扁擔。

還有,蒸饅頭用的竹箅子。那時候的農村,做飯、蒸饃都用燒柴草的大鍋,做的飯菜又快又香。

  • 上一篇:國畫作品
  • 下一篇:傳統的梅森論點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