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紙質媒體壞消息不斷的今天,紙媒是有問題的,而且有大問題。其問題的本質是資本過於侵襲其中,以至紙媒過於商業化。思想和文化被過剩的紙漿稀釋,思想和文化的尊嚴被金錢和數字所淹沒。沒有達到學術水準的著作大批出版,沒有價值和意義的信息到處泛濫。在無止境的商業化過程中,紙媒把自己葬送了。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教授維克多·納瓦斯基分析說,《新聞周刊》陷入困境並非由於它壹直固守舊有的新聞傳統和創刊宗旨,恰恰是由於它在巔峰時期拋棄了這些傳統和宗旨。《新聞周刊》“找死”,沒理由讓整個紙媒“陪葬”。
紙質媒體與人類精神、思想相生相隨的歷史特質,以及網絡新興媒體固有的天然缺陷,註定了傳統紙質媒體與網絡新興媒體不是壹對簡單的此消彼長的替代關系。網絡新興媒體在體現它的即時性、互動性、方便性等等優勢的同時,也深刻地暴露出它“過載”、碎片化、缺乏權威性等等負面特性。所以,《淺薄》的作者尼古拉斯·卡爾說,“利用網絡代替記憶,……我們將面臨被掏空大腦的風險”。這並非危言聳聽。
最後但並非最不重要的是,傳統紙質媒體不會因為互聯網的興起而消亡,並不意味著傳統媒體可以皓月當空、穩坐釣魚臺。相反,當此之時,傳統紙質媒體尤其應該求變圖新、堅持自己之所以為之的歷史和承擔,以自己的責任和理想為定力,孜孜以求,才有可能真正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