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昆曲、中國古琴藝術、蒙古族長調民歌、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中國朝鮮族農樂舞。
1、昆曲,原名“昆山腔”(簡稱“昆腔”),是中國古老的戲曲聲腔、劇種,現又被稱為“昆劇”。昆曲是漢族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壹,也是中國漢族傳統文化藝術,特別是戲曲藝術中的珍品,被稱為百花園中的壹朵“蘭花”。昆曲發源於14世紀中國的蘇州昆山,後經魏良輔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國,自明代中葉以來獨領中國劇壇近300年。
2、中國古琴藝術,古琴是中國最早的彈弦樂器,是中國傳統文化之瑰寶。它以其歷史久遠,文獻瀚浩、內涵豐富和影響深遠為世人所珍視。
3、蒙古族長調民歌,內蒙古自治區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被譽為“草原音樂活化石”,主要流行於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北部和蒙古國。長調是蒙古語“烏日汀哆”的意譯。“烏日汀”為“長久”、“永恒”之意,“哆”為“歌”之意。
4、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是壹種集歌、舞、樂於壹體的大型綜合古典音樂藝術形式,是流傳於新疆各維吾爾族聚居區的“十二木卡姆”和“刀郎木卡姆”、“吐魯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的總稱,主要分布在南疆、北疆、東疆各維吾爾族聚居區,在烏魯木齊等大、中國小城鎮也廣為流傳。
5、中國朝鮮族農樂舞,流行於中國朝鮮族的表演藝術,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