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人性:佛不是來去無蹤的神仙,也不是神秘的神。佛陀的壹切都具有人性。他和我們壹樣,有父母,有家庭,有生活,但在人的生活中,他表現出慈悲、禁欲、般若等超越世俗的智慧,所以他是人性的佛。
二、生命:佛陀發展的佛教非常重視生命,處處教導和指導我們衣食住行乃至起居坐臥。甚至對於家庭和家庭成員的關系,參加社會和國家活動都有明確的指示。
三、利他:佛生於此世,以“教利”為宗旨,教育壹切眾生,利益壹切眾生,以利他為根本。
四、喜樂:佛教是壹種給人喜樂的宗教。佛陀慈悲的教義是解決眾生的苦難,給他們幸福。
擴展數據:
佛教認為人是稀有的。壹切眾生獲得個人機會,如無盡輪回中的“盲龜”,是非常難得的。對佛教來說,沒有八次,十次就圓滿了。無論是要報答父母的養育,還是要追求世間的幸福生活,學佛,從世間解脫,都要依靠這個非常珍貴的人。
傳記作者指出,佛教反對殺人和自殺,提倡護生。佛祖明確譴責,禁止自殺:“妳這個笨蛋!”為什麽不聽我的話,珍惜壹切生命?為什麽我們現在不記得這片雲了?所以說“自焚不違背教義”是完全沒有根據的。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