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元元節、元夕節或元宵節,是每年農歷正月十五,是中國春節最後壹個重要節日。元宵節是中國、漢字文化圈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壹。正月是農歷的第壹個月。古人把“夜”叫做“夜”,所以壹年中第壹個滿月的第十五天就叫元宵節。
在中國古代習俗中,上元節(天官節)、中元節(地官節、玉蘭本節)、夏媛節(水官節)統稱三元節。元宵節習俗的形成有壹個漫長的過程。根據壹般資料和民間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時期就已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初壹晚上在甘泉宮祭祀“太乙”的活動,被後人視為正月十五祭祀神靈的前兆。不過正月十五的元宵節確實是漢魏以後的民間節日。
元宵節習俗-劃旱船
劃旱船,民間傳說是為了紀念治水有功的大禹。劃旱船又稱跑旱船,是模仿陸地上的船,表演者多為女生。幹船不是真正的船。它是用兩片薄木板,鋸成船形,用竹木捆紮,蓋上彩布,系在姑娘腰間,就像坐在船上,手拿槳劃船,邊跑邊唱邊跳。這是壹艘幹船。
有時,另壹名男子打扮成船夫,與夥伴壹起表演,大多打扮成小醜,用各種滑稽的動作逗樂觀眾。旱船在中國許多地區都很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