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吃餃子
元旦吃餃子興盛於明清時期的北方。如明萬歷年間沈榜《宛署雜記》說,北京郊區的宛平縣元旦拜年“作扁食,奉長上為壽”。元旦吃年糕盛行於明清時代,尤以南方流行。明末《帝京景物略》卷二記載,正月元旦,“夙興盥激,吃棗糕,日年年糕”。北方河北嘉靖時《威縣誌》說當地吃“蒸羊糕”。
2、喝椒柏酒
在東漢《四民月令》中已經出現。椒是花椒,古人說椒是玉衡星之精,氣味芬香,服之令人身輕耐老;柏是柏樹葉,古人視為仙藥,可免百病。椒、柏可分別浸制酒,也可壹起放入酒中飲用。飲椒柏酒可去病長壽。飲椒柏酒在民間壹直流傳下來,明代山東歷城、浙江嘉興均有此俗。
3、喝桃湯
即取桃之葉、枝、莖三者煮沸而飲,古人以桃為五行之精,能厭伏邪氣。制百鬼,故飲之。吃湯餅:古代凡小麥面制品用水煮的食品。湯餅即面條。宋代元旦流行吃面條之類的食品。
相關解釋:
元旦是“陽歷年”的第壹天,在古代是指農歷的正月初壹,“元”是開始的意思,數之始為“元”;“旦”為象形字,“日”是太陽的意思,“壹”是地平線的意思,“旦”是陽光從地平線升起,代表壹天的開始,也就是新年第壹天。
當然,中國古代就有“元旦”壹詞,它源於《晉書》,不過是為了方便百姓農耕,將壹年3月定為“元旦”,也就是耕種開始的時候。而在堯舜時期,“元旦”就成為祭祀堯舜二帝的日子,人們將他們離世的那天當成壹年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