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事求是是我們黨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領導方法,也是對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辦學理念的高度概括。
實事求是與中央黨校的關系可以追溯到延安時期。1941結束時,中央黨校方案經黨校管委會討論通過後,彭真問毛澤東中央黨校的校訓是什麽,毛澤東回答:“是實事求是,不是空話。”
根據這壹精神,彭真和中央黨校領導研究制定了辦學方針:壹是實事求是,不是空談;第二,堅持真理,隨時修正錯誤;第三,把自己的言行當做客觀事物。1943年底,中央黨校新禮堂落成。禮堂正面鐫刻著毛澤東題寫的“實事求是”四個大字。
實事求是最早見於東漢班固的《韓曙》。河間王劉德川,講的是西漢景帝之子劉,研究古代,實事求是。劉德的實事求是是他喜歡先秦諸子的古籍,而研究古籍時的實事求是是“保持原汁原味”。唐代顏師古把實事求是註釋為“實事求是也是真”。這裏指的是嚴謹的學術態度和務實的方法。
實事求是具有特殊的時代理論內容,與《漢書》中的實事求是壹詞有著本質的區別。從普遍意義上講,它包含了從實際出發、按規律辦事的總原則。毛澤東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借用了實事求是這個成語,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高度作出了新的科學闡釋,並賦予其新的時代內容。
實事求是這個古老的成語獲得了新的生命力,成為黨的思想路線的科學概念。實事求是既是從實踐到理論的過程,也是從理論到實踐的過程,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精髓,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族的文化底蘊和精神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