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戲起源於湖北黃梅縣的采茶調,後來與民間歌舞相結合。清道光年間,安慶、懷寧、宿松、望江壹帶的後代吸收了民間音樂的唱腔藝術,嶽西高腔、青陽腔、徽州腔,發展很快,故又稱為“懷腔”,成為安徽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間戲曲。黃梅戲以抒情唱腔著稱,富有韻味,美不勝收。唱腔分為平辭和花腔兩大類:平辭是原著中的主要唱腔,常用於抒情和敘事;花腔多為民歌和小調。在表演藝術中,註重從生活中提煉節目,既能表現動作的內容,又能表現人物細致的思想感情。主要伴奏樂器是高虎,配以其他民族樂器和鑼鼓,然後組成了壹支中西合璧的樂隊。著名演員包括嚴鳳英和王少舫。他們的《打豬草》、《夫妻觀燈》、《神仙配》等劇目,膾炙人口,在民間廣為流傳。
黃梅戲的傳統劇目號稱36個大戲,72個小戲,其實有200多個。神仙配、朱門破、母親的眼淚等劇。被拍成了電影,而《姚之星花村》和《可老多當》被拍成了電視劇。
黃梅戲以安慶為中心迅速發展。合肥、安慶有黃梅戲劇團、黃梅戲學校,農村有業余劇團。江蘇、湖北、福建、江西、吉林、浙江等省也成立了專業的黃梅戲劇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