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國家新農村建設政策對我們農民來說是壹大利好,不僅幫助我們改善了廚房的烹飪環境,還解決了農村長期存在的如廁問題。但是,這些改廚改廁的政策在下面並沒有得到很好的實施,主要是因為以下原因:
(1)適用性:在農村,到處都是灰塵和汙垢,尤其是妳剛從地裏回來的時候。上廁所的話會把腳上的臟東西帶到幹凈的廁所,沖廁所的水會把整個房間弄得很臟。如果妳想保持房子幹凈整潔,妳可能需要每天打掃3-5次。無疑增加了日常工作量,這也是農民不願意換廁所的原因之壹。
(2)使用成本太高:傳統廁所裏,不用水沖,不衛生,但很方便;改進後的馬桶使用後需要用水沖洗,每個月用水量增加不少。這對於很多節儉的農民來說是非常痛苦的,所以他們無法接受這樣的廁所。
(3)不習慣上廁所:和以前上的廁所相比,現在有了沖水過程,甚至有了專用的廢紙簍。對於很多習慣使用旱廁的老人來說,這就變得很麻煩,所以經常會忘記沖水,而且因為這樣的行為會引起家人的責罵。在這種情況下,老人們更不願意使用這種“新廁所”。
以上是我認為很多人對農村改善廁所“挑剔”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