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秀寧燒藍值得買。馮秀寧用了20年的時間,從壹個圈內菜鳥成長為有名的手藝人。馮秀寧學藝之初,父親馮郁亮對她要求很嚴,稍有差錯就要重做。起初,馮秀寧在銅片上練手,後來,他在銀器上制作。2018年,馮秀寧開始獨立制作金銀首飾。2020年,她的金銀首飾登上法國時裝周舞臺,隨後作品被著名舞蹈藝術家、國家壹級演員楊麗萍收藏。2021在臨清市文化和旅遊局、臨清市文化館的幫助下,臨清馮氏金銀細工技藝被列入臨清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燒藍工藝又稱點藍工藝、銀燒藍、銀胎琺瑯,是以銀為胎,塗以琺瑯釉的工藝品,尤以藍釉與銀的最佳搭配而得名。燒藍技術作為壹種輔助工種,以點綴、裝飾、增添色彩美感的方式出現在珠寶行業。燒藍工藝是中國傳統的首飾工藝之壹。因為這種“藍”只能燒在銀器表面,所以又叫“燒銀藍”。銀藍色的顏色有水彩畫的通透感,有壹種獨特的味道。傳說精美的琺瑯工藝是元朝忽必烈西征時帶回的。明代達到高超水平,清代達到頂峰。清末國家衰落,民國戰爭後,逐漸變得越來越少。
上一篇:農業綠色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下一篇:初中生在寒假中怎樣學習傳統文化比較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