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天的渴望》作曲家:莫紮特奧地利,維也納古典音樂派代表人物之壹,出生於薩爾茨堡壹個宮廷音樂家家庭。4歲跟隨父親學習鋼琴,5歲學習小提琴,開始出國旅行。8歲寫了多首奏鳴曲,11歲寫了第壹部歌劇。
在他短暫的壹生中,創作了近千部音樂作品,包括《費加羅的婚禮》、《唐璜》和《魔笛》等20多部歌劇,50多部交響樂和30多部協奏曲。
2.美聲唱法:指西方傳統唱法,以意大利美聲唱法為代表。它的音色優美,聲音自由,方法科學。
3.短語:壹般來說,它表達了壹個音樂思想,但還不夠完整。詞組有明確的開頭感,四校節中的詞組最常見。
4.音樂段落:通常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樂句組成,能陳述壹個完整或相對完整的音樂思想,是形式上最小的獨立結構,有明顯的終止感。四句式段落在歌曲結構中很常見。
5.曲式:是音樂或歌曲的結構形式,常見的有:(壹段A,兩段A+B,三段A+B+A)等等。
6.西方傳統唱法以意大利(美聲)為代表。
7.古典音樂:尤其是18世紀下半葉至19世紀20年代,以海頓、莫紮特、貝多芬為代表的“維也納音樂派”的經典作品和風格。
8.音變標記:每個音組有12個不同的音,但只用7個字母表示音的名稱(相當於鍵盤樂器的白鍵),其余5個(相當於黑鍵)用加“音變標記”的方法來標記。常用的音標有三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