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初“五四”新文化運動,在先進知識分子蔡元培、魯迅、劉半農、周作人等倡導下,建立了中國民俗學的雛形。
他們廣泛收集民間文學資料,同時也努力收集民間美術作品,其中就有民間剪紙這壹項。30年代,藝術家陳誌農在北京開始了民間剪紙的研究與創作。他用速寫和剪影的形式描繪了老北京大量的風俗民情,串街小販、作坊工匠、食攤茶挑、集市廟會、市井閑人等。
20世紀40年代,以現實生活為題材的剪紙開始出現。1942年,毛澤東發表的《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指出“文藝為工農兵服務”的文藝方針。
此後,延安魯藝的藝術家陳叔亮、張仃、力群、古元、夏風等人開始學習當地具有深厚群眾基礎的民間剪紙,對民間剪紙進行了搜集、發掘、整理和研究,並創作出了壹大批反映邊區人民生產、生活、戰鬥的新剪紙。
擴展資料:
單色剪紙是剪紙中最基本的形式,由紅色、綠色、褐色、黑色、金色等各種顏色剪成,主要用於窗花裝飾和刺繡的底樣。主要有陰刻、陽刻、陰陽結合三種表現手法。
用於刺繡底樣的剪紙,常用剪刺結合的手法。刺是以針尖在花紋的細部刺出小型圓點,在壹些部位留出“暗刀”,可以作為刺繡時套針換線的依據。折疊剪紙、剪影、撕紙等都是單色剪紙的表現形式。
百度百科-剪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