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年三十,除了吃象征家人團聚的魚丸、肉丸,有“始雞”之意的雞肉,有“長命百歲”之意的“韭菜”,還有各種具有地方風味的油炸食品、湯圓、年糕,尤其是“甲魚豆沙年糕”(壹種刻有甲魚形狀的木模具,裏面壓著包裹著,
2、湖北團風人春節第壹餐喝雞湯,象征“清泰平安”。其中,主要勞動力也吃雞爪,寓意“新年抓財”,“有為青年”吃雞翅,寓意能飛得高,家人吃雞骨頭,寓意“出人頭地”。秭歸人第壹餐吃袖炒黃花蒿,取其諧音“白浩”以求好運。
3、祭祖,南方很多地區過年都要先祭祖,表達對祖先的敬意,希望祖先能保佑家人在新的壹年裏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4、荊州、沙市壹帶,第壹餐吃雞蛋,寓意“真實、吉祥”。見客要吃兩個半熟的“荷包蛋”,透過蛋白可以看到蛋黃,寓意“金包銀,金包銀,金得銀”。
5.臘月三十早飯後,凡是當年加男人的,都會派人到祠堂打掃衛生,粉刷祠堂的墻壁。下午,人們帶著禮盒、三祭、鞭炮、金元寶等禮物前往祠堂。禮炮過後,放鞭炮,有的放長矛。每到除夕下午,祠堂裏香火彌漫,鞭炮聲壹直持續到黃昏。這種習俗近年來也逐漸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