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面條A: 4克,水160克。
面條B: 280克,豬油40克,玉米粉120克,細砂糖80克。
面條c: 10克。
餡料A: 200克,1湯匙蠔油。
餡料B: 1/2茶匙,1杯水,1湯匙香油,1湯匙細糖,2湯匙醬油。
餡料C:壹點,水壹點。
具體做法:
1.壹起加入面料A攪拌至溶解,再加入面料B,攪拌均勻,輕輕揉成光滑的面團,靜置松弛約1-1.5小時。
2.在1方式制作的面團中加入面皮材料C,揉勻,靜置松弛約15分鐘。
3.將叉燒切成丁,將餡料C拌入玉米粉水中備用。
4.取壹口中式鍋,燒熱,倒入少許油,用第三種方式炒出叉燒和蠔油,然後放入餡料B,小火煮開所有材料,淋上玉米面水,放涼。
5.從步驟2的面團中取橄欖30克搓成圓扁狀,將適量步驟3的叉燒包成圓形,放在墊紙上,口朝上。
6.將方法5中的叉燒包放入盛有開水的蒸籠中,用中火靠近火蒸約10分鐘。
叉燒包是廣東代表性的傳統西關名點之壹,也是廣東早茶“四大王”之壹(蝦餃、包子、蛋撻)。叉燒包因豬肉塞在面團裏而得名。
在阿農的叉燒包和漢堡裏,叉燒包是爺爺的象征,漢堡則代表孫子。在廣東,叉燒包不僅僅是壹種小吃,更是團結和諧的象征,有內涵。
也有人說從叉燒包的外包內陷結構體現了包容的含義。但年輕壹代卻賦予了它不同的含義,那就是壹個人的思維和行動並不敏捷和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