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故事 - 古代人為何對瘡無奈?

古代人為何對瘡無奈?

“瘡”,指皮膚上粟堆樣的腫塊,引申義是皮膚上腫爛潰瘍的病。“背後的瘡”就是人的後背的皮膚上腫爛潰瘍的病。

這種現在看來很普通的小病,在古代卻成為時常要人性命的大病,成為人談虎色變的大病,死於此病下名人也是“不計其數”。項羽的大謀士範增、三國時期的劉表、大明功臣徐達、大清開國皇帝努爾哈赤等都因得此疾病而壹命嗚呼。

那麽,只是壹種皮膚上腫爛潰瘍的病,為什麽在古代卻成為壹種要人命的“不治之癥”呢?不但是普通百姓,就是官宦人家,在得了“背後的瘡”後也大多壹命嗚呼,究竟是為什麽呢?

眾所周知,“瘡”是由細菌引起的皮膚感染。而在古代,根本沒有與細菌對抗的藥物,就是有某些帶有“消炎清火”的藥物,也不是壹般的大夫可以掌握的“絕技”,關羽在得了受到箭“瘡”之後,在接受刮骨療毒的治療後,才保住了性命,可世上如關羽這樣的英雄豪傑又有幾人,又有幾人能承受這樣的劇痛?

此外,古代的衛生條件差,得了“瘡”之後,往往無法保障瘡口位置的衛生,這也導致了瘡口處會滋生更多的細菌,加重“瘡”面感染,細菌“攻入”血液,“攻入”人體重要臟器,壹來二去,最終的結果只能是死亡。

當然,在古代,也不是得了“瘡”就會要人的性命。據《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記載,卒有病疽者,起為吮之,卒母聞而哭之……往年吳公吮其父,其父戰不旋踵,遂死於敵。

從中我們得知,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名將就為部下治愈過“瘡”,而治愈的方法就是用嘴吸,吸盡膿包毒液。而從我們現代的角度來看,這樣的嘴吸,確實起到了消毒和去除有毒物質的作用,挽救了患者的性命。

  • 上一篇:《雙孔雀舞》內容的來源是
  • 下一篇:在古代禮儀中,在家中什麽地位受到尊重?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