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故事 - 呼和浩特歷史地名的演變

呼和浩特歷史地名的演變

呼和浩特以前叫“貴穗”。“歸歲”是“歸化”和“隨緣”的縮寫。它是明清時期在呼和浩特建立的兩座軍事要塞。曾經有中央政府派出軍隊,地方行政長官負責地方事務。

明朝滅元後,蒙古勢力殘余退守草原,各路勢力四處流散。1449年,成吉思汗的後代巴圖孟克統壹了混亂的蒙古草原,成為蒙古大汗,史稱“大衍汗”。

清朝時,漠南蒙古較早依附的部分稱為“內紮薩克蒙古”,後來陸續依附的喀爾喀、額魯特部分稱為外紮薩克蒙古,察哈爾、唐努烏梁海沒有紮薩克的部分稱為內蒙古。“內蒙”壹詞後來由“內蒙”演變而來。

桂花城和綏遠城相距不遠,後合稱“桂綏”。“歸化”和“帝化”意思相近,“綏遠”是安撫、安撫邊遠地區的意思。1954年,中國政府正式將貴綏更名為“呼和浩特”,蒙古語意為“藍城”。

擴展數據

1.傳統的蒙古族飲食比較粗糙,以羊肉、牛奶、野菜、面食為主要原料。烹飪方法比較簡單,以烘焙最為著名。

2.“蒙古包”壹詞來源於滿族人對蒙古民居的稱呼,是遊牧生活的產物。

3.蒙古族傳統宗教活動,敖包是在草原、山坡或沙丘高地用石頭、土塊、柳條壘砌而成。“敖包”最早建立在無邊的草原上,作為可以辨別方向、道路、界限的標誌,後來成為供奉山神、路神的場所。

百度百科-呼和浩特

  • 上一篇:《史記》故事手稿簡潔優美。
  • 下一篇:唐人街是怎麽出現的?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