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故事 - 和尚為什麽敲木魚,而不敲其它木雞、木鱉之類的東西?

和尚為什麽敲木魚,而不敲其它木雞、木鱉之類的東西?

木魚傳說僧眾中流傳著這樣壹個傳說:遠在漢朝時期,皇帝派慈光大師和兩個僧徒去西天取經,歷盡千辛萬苦,在取經歸途中,乘船渡海之時,突然風浪大作,壹條惡魚張著大口朝船撲來,船頭上的經書被大魚壹口吞掉,兩僧徒躍身入海與大魚搏鬥,了結了大魚性命並將它拖上船頭。剎時間,風平浪靜,陽光燦爛,大魚身軀化為汙水流入大海,只剩下魚頭擺在船頭上。慈光師徒帶著大魚頭返回佛寺,為了討還經卷,每天敲打大魚頭口念“阿彌陀佛 ……”。日復壹日,大魚頭被敲得粉碎,後來只好照著大魚頭的模樣做了個木頭的,天天敲 打。就這樣,敲木魚誦經成了佛家的習慣。

關於“木魚”之名,最早見於唐代高僧懷海禪師所撰《敕修清規》之中:“木魚,相傳雲,魚晝夜常醒,刻木像形擊之,所以警昏情也。”據此,木魚當為佛門僧侶所創制,有警示僧眾晝夜不忘修行之意。此前,相傳木魚的前身乃是壹種稱為“木撲”的簡單木塊,後才刻為魚像,稱作木魚。因不入宮廷音樂,故歷代正史不載。木魚在佛教中常用以伴奏“梵吹”( 宗教歌曲),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明代王圻《三才圖會》載:“木魚,刻木為魚形,空其中,敲之有聲。……今釋氏之贊梵吹皆用之。”明代以來,流行於民間,用於說唱木魚歌和昆曲伴奏。清代李鬥《揚州畫舫錄》載,當時劇場裏所用的樂器中就有木魚。後來又逐漸在歌舞伴奏和器樂合奏中應用。目前,木魚除在佛教、道教音樂使用外,還廣泛用於各種形式的器樂合奏和樂隊中。

  • 上一篇:農村有職業“哭喪”的,“哭喪”是什麽樣的風俗?
  • 下一篇: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如何賦能工業制造領域?能舉個例子嗎?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