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阿昌族——火把節
火把節有著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被稱為“東方的狂歡節”。不同的民族舉行火把節的時間也不同,大多是在農歷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動有鬥牛、鬥羊、鬥雞、賽馬、摔跤、歌舞表演、選美等。
2、白族——三月街
三月街亦稱“觀音市”、“觀音街”;“祭觀音街”,白族傳統盛大節日,也是白族傳統的民間物資交流和文娛活動的盛會,流行於雲南大理等地。三月街每年農歷三月十五至二十壹日在大理城西的點蒼山腳下舉行。
3、傣族——潑水節
潑水節,是中國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等少數民族和中南半島某些民族的新年節日。為傣族壹年中最盛大的傳統節日。中國傣族節期在傣歷六七月(清明節後十日左右)。
4、布郎族——開門節
開門節,也稱“出窪”,是信奉小乘佛教傣族、布朗族、德昂族、和部分佤族等的傳統節日,流行於雲南地區。時間在傣歷十二月十五日,與關門節(入夏節)相對應,源於古代印度佛教雨季安居的習慣。
5、朝鮮族——上元節
上元節壹般指元宵節。 元宵節,中國的傳統節日之壹,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時間為每年農歷正月十五。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是壹年中第壹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