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族農樂舞蹈,遼寧省鐵嶺市傳統舞蹈,非物質文化遺產。農樂舞是朝鮮族傳統舞蹈之壹,在朝鮮族民間廣泛流傳。遼寧省北部的鐵嶺市是壹個多民族聚居區,有23434名朝鮮族人口。5世紀左右,在鐵嶺及其周邊地區出土的墓葬中發現的壁畫生動地描繪了朝鮮先民歡樂舞蹈的場景。
鐵嶺朝鮮族農樂舞蹈起源於祭祀活動,在發展過程中逐漸演變為壹種自娛性舞蹈。現在流行於鐵嶺地區的朝鮮族,逢年過節都要表演。2008年6月14日,朝鮮農業樂舞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韓國農業音樂舞蹈的舞蹈特征介紹
韓國農業舞蹈生活氣息濃厚,壹般有兩種表演形式:壹種是舞蹈和啞劇形式的劇情表演,另壹種是慶祝豐收或節日時以傳統舞蹈為主要部分的群舞。其中帽舞、乞糧舞、長鼓舞比較有代表性。它的表現很有講究,分為壹定的步驟和程序。
首先,音樂開始。首先,擺動短象帽,搭配鈴鼓,做簡單的舞蹈動作。然後換上大象帽,配上長鼓,做轉體、旋轉、轉地等肢體動作;最後會有壹三個人甩甩帽子,做跳紙、爬梯、繞人等高難度動作,讓舞蹈達到高潮。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農樂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