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的倒座房通常是做下人居住之用。
倒座的意思是四合院跟正房相對的房屋,通常坐南朝北。倒座房的特點就是方向與正屋的開門相對應,處於整個四合院中最南端的壹排房子,因其門窗都向北,采光不好,因此通常作為客房或者下人居住的房屋。
所謂“倒座房”,其實就是南房,老北京人也稱其“倒坐房”。為什麽南房要稱作“倒座房”而不直接稱“南房”呢?這其實就是傳統習俗和等級制度所致。
在北京城,不管是四合院也好,還是普通的大小院兒也好,老北京人都稱呼北房為“正房”,也認為住房是“北為上”。正房,是壹個院子的“中心”,坐北朝南、采光度好。
與之相反的,就是坐南朝北的南房,那陽光幾乎永遠照不進屋內。既然南房與正房位置座向恰好相反,所以有“倒座房”之稱。
擴展資料:
四合院作為北京的傳統民居,在元代(公元1271–1368年)就已出現了。
四合院的“四”字,表示的是東南西北四面;“合”是圍在壹起的意思。也就是說,四合院是由四面的房屋或圍墻圈成的。裏面的建築布局,在封建宗法禮教的支配下,按著南北中軸線對稱地布置房屋和院落。
四合院中除大門與外界向通之外,通常都不對外開窗戶,即使開窗戶也只有南房為了采光,在南墻上離地很高的地方開小窗。因此,只要關上大門,四合院內便形成壹個封閉式的小環境。
百度百科-倒座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