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蜂鼓
蜂鼓,因鼓身其形似蜂而得名。是壯族、瑤族和毛南族混合擊膜鳴樂器。又以橫置腹前演奏而有橫鼓之稱。壯族還稱嶽鼓。瑤語稱猛啯、如叨。毛南族稱長鼓。此外,還有腰鼓、瓦鼓 、黃泥鼓之名。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地。
2,天琴
天琴是壯族人(布偏與布岱支系)使用的彈撥類弦鳴樂器。壯語稱鼎叮(壯文:den,越南文:then),由樂器發聲諧音而得名。歷史悠久,形制獨特,音色圓潤明亮,常用於獨奏或為歌、舞伴奏,深受偏人喜愛。
3,馬骨胡
馬骨胡,壯族拉弦樂器。壯族稱冉督、冉列。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西林、隆林、田林、百色、靖西、德保壹帶和雲南、湖南等省壯族地區。
4,銅鑼
明、清時期,鑼被廣泛的應用於戲曲音樂、舞蹈音樂和傳統吹打樂當中。據清代李鬥的《揚州畫舫錄》記載,當時的戲曲歌舞中就用到了雲鑼、小鑼、湯鑼和大鑼等等。
5,銅鼓
銅鼓在古代常用於戰爭中指揮軍隊進退,也常用於宴會、樂舞中,是壹種流行於廣西、廣東、雲南、貴州、四川、湖南等少數民族地區的打擊樂器。銅鼓是中國古代悠久而燦爛文化的結晶,是中國少數民族先民智慧的象征,它具有東方藝術的特色,是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之珍藏。
百度百科-壯族
百度百科-蜂鼓
百度百科-天琴
百度百科-馬骨胡
百度百科-銅鑼
百度百科-銅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