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歷史事實和壹般社會認識,外家拳首先是相對於內家拳而言的,內外之分也是中國武術史上第壹次明確的門派劃分。“外家”和“內家”的武功概念,源於黃宗羲的《王正南墓誌銘》:“少林以武功著稱,但以與人鬥為主,人不得不占便宜。如果有所謂的內家,就用靜制動,違法者應該是下人,所以和少林作為外家是不壹樣的……”但現代少林拳手和壹些武術研究者對此理論持有不同看法,認為少林拳也是壹種內外兼修的拳種。(2)清朝以後,特別是民國以來,以太極拳、形意拳(心法、六合、意拳)、八卦掌、武當拳等為代表的武術。將稱為內家拳,其他拳種統稱為外家拳,如少林拳、番子拳、劈掌拳、洪拳、蔡李佛拳等。正是基於這種說法,現在壹般的內功和外功的區分都是基於這種說法。
武術(中國功夫)最早的劃分大致是家傳拳和外傳拳的劃分。現在社會上也有武術套路和武術散打兩大類。武術套路以表演為主要目的,動作追求花式和美感。而散打則追求實戰,理論上包含了國內各武術流派的各種攻防招式。但是由於壹些內功的喪失,很多傳統的攻防招式已經失去了原有的戰鬥價值,被拋棄了,所以武術散打完全流於表面。有人說,所謂的武術散打,其實就是拳擊加腿摔跤,除了摔跤之外和西方格鬥沒什麽區別,和真正的中國傳統功夫關系不大。當然,現在是壹個追求品牌,註重商業效果的社會。只要中國人學武術,或者外國人跟中國人學武術,就壹定要把學的東西叫做中國功夫,這似乎也可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