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紅袍制作工藝流程如下:
采摘、倒青、晾青、做青、炒青、揉撚、復炒、復揉、初焙、揚箕、晾索、揀剔、復焙、燉火、團包、補火、毛茶裝箱、精致分篩、歸堆近20道工序.武夷巖茶(大紅袍)傳統手工制作工藝最主要的10道制作工序,即采摘、萎雕、做青、雙炒雙揉、初焙、揚簸晾索及揀剔、復焙、團包和補火等。
壹、大紅袍的特質介紹
1、大紅袍條形壯結、勻整,色澤綠褐鮮潤,沖泡後茶湯呈深橙黃色,清澈艷麗;葉底軟亮,葉緣朱紅,葉心淡綠帶黃;兼有紅茶的甘醇、綠茶的清香;茶性和而不寒,久藏不壞,三角立體茶包,香久益清,味久益醇。
2、“大紅袍”有,清香型、濃香型的品質特征是:外形條索緊結,色澤綠褐鮮潤,沖泡後湯色橙黃明亮,葉片紅綠相間,典型的葉片有綠葉紅鑲邊之美感。大紅袍品質最突出之處是香氣馥郁有蘭花香,香高而持久,“巖韻”明顯。大紅袍很耐沖泡,沖泡七、八次仍有香味。
二、大紅袍的特質描述
大紅袍巖韻明顯,濃醇順滑,香高持久,很耐沖泡。大紅袍極耐沖泡,其沖泡方法與鐵觀音類似,宜使用蓋碗或容積較小的紫砂壺,沖泡九次仍有原茶真味。
①形狀:條形,條索緊結、壯實_勻整。
②色澤:色澤青褐潤亮。
③湯色:金黃明亮。
④香氣:馥郁,有蘭花香或桂花香,香高而持久,
⑤滋味:醇厚,甘醇,巖韻明顯。
⑥葉底:“綠葉紅鑲邊”,呈三分紅七分綠的特點。葉面有蛙皮狀突起,俗稱“蛤蟆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