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節是山東的傳統民間節日,在每年農歷八月初壹舉行。它被認為是宋代醫生祭祀黃帝和齊伯的日子。據說黃帝請教了齊伯,世界上也有醫書,但後來認為是神。這壹天,山東民間也有天灸的習俗。早期用露珠和朱砂,後來用露珠磨墨,在魯北和膠東地區廣泛使用。天然藥節也是端午節的別稱。
端午節是龍舟節的別稱。端午節陽氣十足,萬物生長。是壹年中花草樹木中藥最強的日子。端午節全是藥。民間有壹種說法,端午節用的藥最有效。《集雜藥》卷二十二引用《荊楚隋集》佚文:“五月五日,爭雜藥可治百病。”端午節最常見的用藥方式是用“藥”和“藥氣”來克制邪毒之氣。
醫學日的歷史和文化
從元朝開始,政府也有祭祀。元初,朝廷命各郡縣祭祀黃三,即伏羲、神農、黃帝。此外,還附上了祭祀黃帝(相傳是古代的壹位醫生,搜求術)的大臣俞敷,以及醫學書籍中所列的十個人的名字。當地官員每年在春秋兩季組織祭祀活動,由醫生主持。
清代制度上,京師太醫院設立凈慧寺,供奉伏羲、神農、黃帝,並請齊波、玉厝、高波、少師、雷公、伊尹、春雨夷、扁鵲、張繼、華佗、王叔和、葛洪、孫思賢等為附祭。各省都有醫前廟會,每年春夏舉行。
《帝世紀》:“齊伯曾為黃帝之臣,帝令齊伯嘗植而治病,經本草與蘇文鹹。”傳說是齊伯和黃帝合寫了醫學著作《黃帝內經》,從而開了中醫著述的先河。齊白石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醫生,被譽為“中國傳統醫學的始祖”和“醫聖”。因為他的年齡,壹般認為他是陜西岐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