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染料基本上是從土壤、天然礦物、植物中獲取,然後進行提取加工。天然礦物是通過研磨、過濾和研磨有色巖石獲得的,過程非常復雜。相對簡單的方法是從植物中提取汁液。古人把幾種基本顏色混合起來,得到不同的顏色。
古黃可從梔子、地黃、雄黃、陀黃中獲得。梔子果實中含有黃色素,是最直接的染料,而雄黃是古人用來彌補書寫錯誤時塗抹的遮蓋顏料,駝黃因其顏色炫目而被用作皇家服飾。
古代的橘紅色可以從赤鐵礦、朱砂、茜草中獲得,但赤鐵礦和朱砂的附著力低,在繪畫中容易脫落,所以周朝開始用茜草進行染色配色。
在古代,用天然礦物絹雲母包裹可以得到白色,但大部分白色是漂白得到的。很久以前,有壹種硫磺熏蒸漂白的方法來獲得白色。
黑色也主要來源於植物。橡子、冬青葉、鼠尾葉和柿葉都是黑色染料。
其他顏色通過最基本的顏色混合套印,從而得到不同的中間色。古人通過自己不斷的嘗試,研究獲得了不同的中間色,用於各種作坊和繪畫中。最重要的是,古人通過天然礦物和植物獲得繪畫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