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R1和R2為A點,R3和R4為B點..
由於R1和R2串聯,R3和R4並聯,A點和B點的電位相對獨立(假設電池負電位為0):
a點的電位由R1和R2-φa = u(r 1)= e * r 1/(r 1+R2)決定。
B點的電位由R3和R4決定-φ b = u (R3) = e * R3/(R3+R4)。
電容器上的電壓U(C)=φA-φB
如果極板仍然帶正電,電荷量增加(Q=CU),則有必要增加電容器兩端的電壓U(C ),這可以通過增加φA或減少φ b來實現..
對此逐項分析:
①.φA = E * r 1/(r 1+R2)= E *[1-R2/(r 1+R2)].當R1增加時,R2/(R1+R2)變小,φA變大。
②.φA=E*R1/(R1+R2)。增加R2後,R1/(R1+R2)變小,φA變小。
③.φB = E * R3/(R3+R4)= E *[1-R4/(R3+R4)].當R3增大時,R4/(R3+R4)變小,φB變大。
④.φB=E*R3/(R3+R4).當R4增加時,R3/(R3+R4)變小,φB變小。
所以只有① ④符合我們之前的分析,選擇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