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同治鑒》是北宋史學家司馬光主編的壹部多卷編年體史書,共294卷,歷時19年完成。以時間和事件為主,始於周威烈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止於五代後周世宗鹹德六年(公元959年),涵蓋十六代1.362年的歷史。
《子同治鑒》的內容主要集中在政治、軍事、民族關系,以及對經濟、文化、歷史人物的評價上,目的是通過對關系到國家興亡、民族興衰的統治階級政策的描寫來警示後人。
擴展數據
《子同治簡》書名的由來,是宋神宗認為該書被賦予了“鑒於過去,它有治理道的資源”的書名。由此可見,《紫同治簡》之名既是史家經營歷史的自覺表現,也是封建帝王利用歷史為政治服務的自覺表現。
《子同治鑒》史料豐富,除《十七史》外,還有數百種雜史書。書中的敘述往往是用幾種材料寫成的。當年、事跡有差異時,全部加入考證,並註明酌情原因,視為“考證”。通鑒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尤其是隋紀、唐紀和五代紀。
《子同治鑒》成書後,元豐八年,範祖禹、司馬康、黃庭堅、張順民奉命重新校訂。元佑元年(1086)修訂完成後,送杭刻制,於元佑七年出版。如今,已經看不到袁有本了。南宋高宗紹興二年(1132),余姚再版,也是不完整的。中華書局根據清代胡克家族重印的元本,更正標點,重新出版。
百度百科——《紫同治劍》